【本草】古诗词里的中药——薤白

时间:2023-10-23浏览:10设置

秋日阮隐居致薤三十束

杜甫

束比青刍色,圆齐玉箸头。

衰年关鬲冷,味暖并无忧。

薤,就是我们俗称的藠头,春夏时节在菜市场常见。藠头长得白胖,看起来有点像大蒜。不同于大蒜的椭圆形且周围围绕一瓣一瓣的蒜粒,藠头多为卵圆形,整个也是聚拢的。薤白具有类似大蒜和葱的特异香味,香气浓郁,让人心旷神怡。杜甫在诗中描写薤叶翠绿得就像青草,鳞茎也像是白玉做的筷子头。在“安史之乱”颠沛流离之际,诗人只觉“衰年关隔冷”,但吃了薤白之后,愁苦之情被薤白的香味所慰藉,忧伤荡然无存,于是便“味暖并无忧”了。

薤白是一种药食同源的中草药,使用历史久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并在《唐本草》、《本草纲目》、《蜀本草》等书中均有详细记载。百合科植物小根蒜或薤的干燥鳞茎均可做为薤白的药用来源。薤白味辛、苦,性温,无毒。具有通阳散结,行气导致的功效。早在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就有记载,如瓜蒌薤白白酒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等均是治疗寒痰阻滞、胸阳不振所致胸痹证之佳方。此外薤白也有很好的杀菌功效,对痢疾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当然,薤白也不适用于所有人群。在使用时,一定要辨清自己的体质。气虚体质、阴虚体质、胃气虚寒者慎服。也要注意不可久食、过量服用,以免产生呃逆、噫气等症状,甚至引起慢性胃肠炎。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