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百花齐放的茶文化,看各民族如何饮茶

时间:2024-03-20浏览:10设置

“千里不同风,万里不同俗”,这句谚语深刻地揭示了我国不同地域间的文化差异和多样性。茶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中国是茶树的故乡,是野生茶树发现最早、最多的国家。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独成一体、历久弥新。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生活风俗的不同,在各民族的交流与交往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文化。这些茶文化交相呼应,共同组成了中国博大精深的茶世界。

维吾尔族茶

茶在维吾尔语中不仅仅是一种饮料,还涵盖了吃饭、宴会、社交、人际关系和礼物等多个方面。维吾尔族人民深知“喝茶解渴,更解心烦”,几乎每天都会饮用三次茶。他们喜欢品尝各种茶类,包括奶茶、香茶、药茶、叶茶和甜茶等。

其中,奶茶(由茯砖茶煮开,加入鲜奶熬煮而成)是最普遍的饮品。药茶是维吾尔族特有的传统保健茶。以小豆蔻、肉豆蔻、肉桂、丁香、孜然、胡椒、干姜等为原料,按照一定比例磨碎调制而成,有强身健体的功效。维吾尔族中还有专门以调配药茶为生的茶医,他们通过把脉,根据季节和顾客的身体状况,调制不同性能的药茶。

香茶是维吾尔族的传统饮品之一。香茶香气扑鼻、味道香甜,是维吾尔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制作时可依据个人的喜好加入适量的姜、胡椒、桂皮、花等细末香料。

据相关资料,维吾尔族饮茶的最早记载出现于《晋书·艺术传》:“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茶苏在《御览》中作“茶酥”。这里的茶就是指现在的茶叶,酥是游牧民族特有的食品。酥油是从牛羊乳中提炼而得的高级奶制品。茶酥,顾名思义,就是茶叶和酥油混合在一起熬煮制成饮品。茶酥也属于一种茶,现在把茶酥称为奶茶。

回族盖碗茶

在回族的茶文化中,最具特色的茶首推西北地区的“盖碗茶”。盖碗茶的制作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

盖碗茶选用优质的茶叶,如普洱茶、铁观音等,将茶叶放入干净的盖碗中,用烧开的水冲泡茶叶,然后用盖子盖上,待茶叶沉淀后即可饮用。盖碗茶还可配以红枣、桂圆、莲子、枸杞、花生等,每一种成分都有其独特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并带来独特的口感和香气。

 白族“三道茶”

 云南大理白族有喝“三道茶”的习俗。它的独特风味是:一苦、二甜、三淡,寓意人生的“三重境界”。

 头道茶——“苦茶”,即清苦的意思。品苦茶用的茶杯很小,称为牛眼睛盅。斟茶只能斟到小半杯,谓之“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头道茶经过烘烤、煎煮,茶汤色如琥珀、香气浓郁,但入口却很苦,这寓意这做人的道理“要想立业,必先吃苦”。

 二道茶——“甜茶”。在杯中放入红糖和核桃仁,冲茶可冲到八分满,寓意为“人生在世,无论做什么,都只有吃得了苦,才会有甜”。这道茶香甜爽口、浓淡适中。

 三道茶——“回味茶”。茶中放入蜂蜜、花椒,或再加入烤黄的乳扇,冲入滚沸的开水。饮用者一边晃动茶碗,使茶汤与佐料均匀混合,一边趁热品茶,回味茶中的甘、苦、麻、辣、甜。这道茶五味俱全,寓意“要时刻牢记先苦后甜”的人生哲理。

哈萨克族茶

哈萨克族的茶包括清茶、奶茶、奶皮子茶、酥油茶、塔尔米茶(黄米茶)、肉汤茶等,茶叶主要选取红茶或砖茶。

哈萨克人还将生长在森林草场上的许多植物作为奶茶的原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罗布麻奶茶”和“马特日西卡奶茶”。罗布麻奶茶的原料为“野生罗布麻”(有防治感冒、镇咳、降血压、降血脂、抗炎、抗过敏等功用),用罗布麻叶制成的奶茶对防治高血压病有显著效果。马特日西卡茶的原料为“牛至”,牛至有杀菌且不产生耐药性和抗氧化等特点,可增强免疫力、食欲以及解渴提神。

彝族茶

彝族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民族之一。彝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种茶、制茶和饮茶的习惯。彝文古籍中《茶经》和《寻茶经》等记载了彝族与茶的关系。彝族茶饮包括烤茶、清茶、油茶和盐巴茶等。

在隆林各族自治县,这里的彝族人民沿袭着传统的烤茶技艺,饮用自家手工制作的古树茶。烤茶是将茶叶放入陶制或铜制茶罐后在火上焙烤,再进行冲泡,并加入盐、炒米、核桃粉、芝麻、苏麻等。彝族的烤茶色泽、香味和浓度俱佳。

清茶,选用清澈的山泉水冲煮茶叶,过滤倒入茶杯内即可饮用。

油茶中放入牛油或酥油、羊油、盐、麻籽酱等配料,口感清新爽口,可醒脑利目、滋补强身。

盐巴茶,即在茶汤中投入用线扎紧的盐巴块,可配吃玉米粑粑之类的食品。

黎族茶

黎族各地区都有饮茶的习惯,不同地区的黎族群众喜爱的茶也各有特色。

五指山地区的黎族人爱喝本地产的五指山茶。这种茶具有防治感冒、提神醒脑、消积去腻、清热解毒、降压利尿等功效。

沿海地区的黎族人则更喜欢喝鹧鸪茶(又名山苦茶)。此茶甘冽爽口、药香扑鼻,有降压、减肥、健脾、养胃、防治感冒的效果,被历代文人墨客誉为“灵芝草”。

野生苦丁茶也是五指山地区的特产,具有散风寒、清头目、除烦渴、降血脂、降血压之功效,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葫芦茶也是黎族人日常饮用的茶种。葫芦茶是中草药,有清热解毒之功效。黎族群众常采摘其根煮水喝,有一定的防病作用。

苗族茶

茶在苗族的婚丧嫁娶、节日庆祝等社会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苗族人在孩子出生时会用带有露水的茶芽作为贺礼,苗族男女的婚配要有“三茶”(即:媒人上门,沏糖茶,表示甜甜蜜蜜;男青年第一次上门,姑娘送上一杯清茶,表示真情一片;举行结婚仪式的当日以红枣、花生、桂圆和冰糖泡茶,送亲友品尝,寓意早生贵子、生活和美等)。

苗族茶文化中包含了多种独特的茶品,如八宝油茶汤、万花茶、虫茶、包菜茶和柚皮茶等。

油茶,油而不腻、清香味浓,是苗族同胞用来招待远方贵客的特有饮食之一。煮茶材料包括油、盐、生姜、茶叶等。

虫茶是苗族人将苦茶叶喂食“化香夜蛾”的幼虫,再用“虫屎”制作成的茶。用虫茶泡出的茶水馥郁甘洌、醇香宜人,饮之令人顿感心旷神怡。虫茶还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饮料,具有清热、祛暑、解毒、健胃、助消化等功效。  

壮族茶

壮族茶文化是中国传统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人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以独特的方法制作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茶叶。这些茶不仅口感醇厚、香气怡人,而且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深受壮族同胞的喜爱。

“打油茶”是广西壮族一种特有的饮食习俗。这一习俗遍及广西各地壮族聚居区,但在制作方法上却有所不同。“打油茶”不仅风味特殊、清香可口,而且能防治感冒、提神醒脑。

“打油茶”的原料主要是茶叶和米花。茶叶多为当地的野生油茶,也可用锅巴茶(即炒干后的大米捶成的团块)、老鹰茶等代替。辅料有生姜、葱蒜、香菜、炒花生、炒黄豆、炒芝麻、糯米饭等。

壮族茶文化还有“吃茶”和“泡茶”两种形式。“吃茶”与打油茶相似,但不同的是“吃茶”所用的茶叶是炒干后直接磨成粉,不经过煮制。“泡茶”则是将茶叶放入茶壶中,用热水冲泡后饮用,类似于汉族的饮茶方式。

 以上资料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2023级民族预科班学生提供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