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22日,“200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上海市科技节――上海科普场馆与世博同行大型主题展”在上海科技馆地下一层2号临展厅举办。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等30家科普场馆参展。主题展由“科技演绎精彩生活”“科技保障民生安全”和“科技支撑城市发展”3个部分组成。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参加“科技演绎精彩生活”主题展,展出《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简介》与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楼外景图片;展品有清代针灸铜人(仿)1尊,明代镂空铜熏球(仿)1尊,MM-3中医脉象模型1台,中华医针样谱1盒1套,名贵中药材真伪鉴别多媒体动态演示系统,人参腊叶标本,灵芝药材,三七(原植物),三七根及根茎药材,三七花药材,肉苁蓉药材;展出的图片有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像,东汉名医华佗像,中药标本雄黄山子,宋代八卦星月纹铜串铃,清代守山阁本《灵枢》书影,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底楼展厅展项“精气神”浮雕;播放视频科普教育片《怎样煎煮中药》。其中,展品针灸铜人是据清代针灸铜人原件缩小比例仿制,针灸铜人是北宋针灸学家王惟一于天圣四年(1026)奉旨按真人1�1的比例铸成,在我国医学史上属于首创,用于针灸教学或考核,此后历代均有仿制;展品明代镂空铜熏球据上海中医药博物馆藏明代镂空铜熏球按原件1�1仿制,原件系明松江府工匠仇竹石制作,可熏香、消毒、防病。MM-3脉象模型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科研人员研制成的高科技成果,模拟平、滑、弦、濡、涩、结、代、促、数、迟、洪、浮、沉、细、长、短脉等16种常见脉象,供观众操练中医诊脉技巧。 (吴佐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