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杯又称"羽觞"、"羽杯"。可用来饮酒,也可盛羮。器型为椭圆形,两侧各造一弧形的耳柄。有木胎漆质、青铜制、陶瓷等各类材质。"羽觞"之名,因其形状似爵(雀),两耳象雀之双翼。另一种说法是使用的时候杯上可插羽毛,意在催人速饮。耳杯始于战国、盛于两汉、魏晋。长沙马王堆汉墓曾出土的耳杯,制作精美,且书有"君幸食"、"君幸酒"字样。
耳杯在史料中有多处记载。《楚辞·招魂》:"瑶浆蜜勺,实羽觞些。"洪兴祖补注:"杯上缀羽,以速饮也。"南朝梁元帝《采莲赋》:"鹢首徐回,兼传羽杯。"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综上文献,文献记载时间长,跨度大。可见耳杯盛行时间弥久。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馆藏的三件耳杯,均为陶制。陶制耳杯,多作冥器,不具有实用功能。其中一件耳杯内涂有红色朱砂,涂朱砂的耳杯目可能是仿造漆器式样。汉墓中出土的耳杯较多,常与其他酒具配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