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一部中国医学史 ——走进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时间:2021-01-30浏览:448设置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蔡伦路1200号上海中医药大学校内,是一颗点缀在上海浦东的璀璨明珠。该博物馆是我国规模最大、藏品最多的公立中医药博物馆之一,建筑面积6314平方米,展览面积4050平方米,藏品1.4万余件,中医药文献近万册,各种中医药珍品琳琅满目。

记忆之馆:见证中国医学史百年沧桑

看着如今这气势如虹、藏品众多的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很难想象当初博物馆是如何从无到有一点点发展起来的。故事最初,要从百年前的两位务实求真的医界前辈讲起。

时间回到1916年。这一年,伍连德与王吉民这两位有留学经历的西医,先后看到了美国医史学家嘉立森于1914年出版的《医学史》,书中对中医的介绍寥寥无几,并且还有谬误。为了“保存国粹,矫正外论”,伍连德与王吉民一起,历时16年广泛收集资料,于1932年出版英文版《中国医史》一书。著书期间,二人也陆续收集了一些中医医史文物,渐渐萌生了创办医史博物馆的想法。

后来,在王吉民大力倡议、多方筹划以及各方热心人士的支持下,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的前身——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于1938年7月成立于上海,王吉民任馆长。彼时正逢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在日本侵略军战火威胁之下,博物馆收集文物的工作也变得异常艰难。在重重阻碍下,博物馆仍坚持不断充实馆藏与陈列。同时,伍连德和王吉民以其在医学史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先后当选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王吉民还于1966年被增选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获得空前发展,文物数量和陈列面积都显著增加。由于中华医学会1951年迁至北京,博物馆于1959年被划入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并更名为上海中医学院医史博物馆,1998年博物馆恢复隶属中华医学会,命名为中华医学会/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2003年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标本室、党史校志编辑办公室合并,命名为“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

自建馆以来,历任馆长都将博物馆视作自己一生的事业。第二任馆长贾福华教授是医学史专家,在编写医史教材的同时,在博物馆中加入了医学史教学内容。第三任馆长是开国中将傅连暲之子、医史专家傅维康,一直担任《中国医学史》主编,同时在他的倡议和努力下,创建了全国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并由其担任首届专委会主任委员。傅维康还将其父傅连暲用过的药箱等物品捐给博物馆用以补充馆藏。第四任馆长吴鸿洲教授也是医学史专家,继任中国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任,继续为博物馆建设添砖加瓦。

博物馆的馆史,也是新中国发展史的缩影,风云际变七十载,如今的上海日新月异,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就像一座将时光保存得完好无缺的记忆之馆。每一件被用心陈列的文物都封存着一段旧时光,游客在此驻足,抬起头来就能看到博物馆的百年历史变迁和中医药的千年辉煌。

典范之馆:以中医特色聚敛精气神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以“天圆地方”为设计理念,圆体平顶,外观典雅。白色的楼体共三层。馆内从建筑构造到图案细节,都根据中医阴阳五行、精气神等基础理论设计而成。馆内基本陈列分为原始医疗活动、古代医卫遗存、历代医事管理、历代医学荟萃、养生文化撷英、近代海上中医、本草方剂鉴赏、当代岐黄新貌八个专题。

踏入博物馆大门,地面上是长24米、宽3米的黄铜浮雕“千年回响”。浮雕用生动的艺术形象依次展现了从远古时期至今与中医药相关的器物场景,有新石器时代使用的三角形砭石和长长的骨针,代表了中医最早的医疗工具;还有出土的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其上刻有很多与中医药相关的内容;还有依据东汉画像石的拓片雕刻的扁鹊施针图,图中扁鹊上半身是人的形象,下半身是鸟的形象,在用一根针为病人进行针刺治疗。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清代学者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中指出,扁鹊之“扁”即“翩”字,“取鹊飞鶣鶣之意”,即指一只喜鹊在自由自在地飞翔。“扁鹊”一名取义于飞鸟,因其医术高超被时人所尊崇、传颂乃至神化,至汉代时便以半人半鸟的神灵形象被刻于石上。黄铜浮雕还取刻了《黄帝内经》中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十二字。

博物馆大厅正中有阴阳五行雕塑,头顶上方的双鱼造型代表了中医阴阳的概念;地面的青、红、黄、白、黑五色砖代表了中医五行。双鱼与五色砖上下呼应,浑然一体,尽显中医特色。

再往前走,在正对博物馆大门的墙面上,是巨大的“精气神”浮雕。精,包括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气是人体活动的动力,神是主宰人体活动的神志。这三个字的雕刻手法用了阴刻和阳刻,也是为了突出中医阴阳的概念。

“千年回响”黄铜浮雕、阴阳五行雕塑、“精气神”浮雕,这三组艺术造型为中医药文化乃至中国文化都作出了很好的诠释。

珍品之馆:从独家展陈到海派特色

二楼“历代医学荟萃”展区的中心展柜中,摆放着镇馆之宝——乾隆九年御制针灸铜人,是乾隆皇帝为奖励编写《医宗金鉴》的人员,于1744年特制的。博物馆内收藏的这尊针灸铜人,是当时奖励给第一誊录官福海的。与大部分针灸铜人不同,这尊铜人是罕见的妇人形象,来自满族的始祖神和庇护神——佛多妈妈。铜人高约46厘米,实心,面容慈祥,体表刻有580个穴位。锦盒题跋上注明铜人颁发给第一誊写官福海,锦盒上面盖有乾隆皇帝玉玺的红色方印,珍贵异常。

此针灸铜人背后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故事,以及老一辈博物馆人征集文物的激情与热血。福海获赠御制针灸铜人后,将其视为传家珍宝,后因家道中落,福海九世孙将铜人卖给了北平的古玩店。首任馆长王吉民看到此铜人后欣喜万分,却因钱资不足而无法购买,其对铜人念念不忘,后在中医大家丁甘仁的后人丁济民先生欣然出资下,由王吉民在北平的一位朋友前去购买,另一位朋友在战火纷飞中将针灸铜人千里迢迢从北京运至上海。丁济民曾感慨此针灸铜人“始于医官院,终于博物馆”。

博物馆还珍藏有伏羲、黄帝、神农象牙雕。伏羲左手托八卦圆盘,右手轻放圆盘之上,连腮胡浓密刚直,粗犷豪放,传说伏羲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又是画八卦制九针的创始人。神农左手置于膝,右手持草药,似在思辨药性,胡须长髯飘逸,直达肚脐。传说神农炎帝制作耒耜,教民农耕,还是中药的始祖,其尝百草而发现药物,教人治病。轩辕黄帝右手握锄头,左手指尖向上,掌心向外,胡须呈开扇状,曲线优美,尽显王者之相。他发明用玉石制作兵器,造舟车利交通,《黄帝内经》是托名黄帝撰成的中医典籍。三尊雕像造型各具特色,但两侧均有突出的龙角,双耳垂肩,威严庄重。

博物馆专设海派中医专题展览,介绍丁氏内科(丁甘仁)、董氏儿科(董廷瑶)、陆氏针灸(陆瘦燕)、丁氏推拿(丁凤山)等15个海派中医流派的开山鼻祖、传承脉络及流派特色等。海派中医是在近代上海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以当时上海的名医荟萃、流派纷呈、学术争鸣、中西汇通为特征,产生的不同中医流派,在我国中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今,海派中医“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各个流派也在规范传承方式,吸纳优秀人才,将流派进一步发展壮大。

贝海拾珍,终成一馆。博物馆的奇珍异宝不胜枚举,九针、藏针盒、玉制按摩器具“太平车”等针灸推拿器具,古代的“抗疫”器具铜球熏,南北朝时期的外科手术器械,还有秦代阿房宫下水管道,汉代马王堆出土的花椒、桂皮等中药,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族妹墓中出土的“长生不老丹”,晋代越窑青瓷四耳方壶,宋代民间医生使用的铜串铃,明代万历年间的经络穴位图,清代曾五次进宫为光绪皇帝治疗肺痨的青浦名医陈莲舫用的红木书桌和砚台,近代中医骨科专家石筱山等名医名家的手写处方,《本草纲目》的英文、法文译本等,均极具特色。

博物馆三楼本草方剂鉴赏展区,收藏了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等各类标本1800余件。名贵珍稀标本展柜除了展示长在悬崖峭壁的石斛、五形俱佳的野山参、昂贵的高原冬虫夏草、傲霜凌风的天山雪莲等九大仙草之外,还展示了梅花鹿的鹿角和鹿茸、麝香中的极品当门子、滋阴养颜的燕窝、解毒消肿的蟾酥等几十种贵重药材;在矿物类中药材展柜,有红色的朱砂,青色的礞石,晶莹剔透的琥珀,穿越了万年的璀璨,造就了大美的中药;巨大的腊叶标本墙和液浸标本墙上展示了种类繁多、姿态万千的中药本草植物;泡在透明玻璃瓶中的药用植物浸制标本保存了它们鲜活时候的状态,一瓶瓶皆栩栩如生。

交流之馆:把中医药带向全世界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是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承担着培养大众中医药兴趣,传授中医药知识的教育职责。博物馆不定期推出专题展览和临时展览,如“春晖寸草——中医名家题词展”“中医之道·篆刻之美”文化艺术展等,累计近10万人次参观展览。博物馆每年结合全国科普日、中国民俗传统文化节日等,开展各类竞赛、讲座和主题活动,打造“闻香识药”“灵丹妙药动手做”“大手牵小手,共扬中医梦——小小讲解员育人活动”等多个品牌活动。这些科普活动的举办,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医粉”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明,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馆长李赣介绍,2020年5月学校与上海交大共同成立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全球中医药文化与创意研究中心。博物馆以此为平台,与交大文创学院携手,研发制作中医药文创产品,发掘中医药文化传播新途径,融合中医药传统文化,营造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校园文化与创意氛围。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博物馆积极普及抗疫知识,通过线上平台邀请武汉抗疫亲历者进行新冠肺炎疫情科普讲座。与新华社共同制作《神奇的中医》网络直播,目前已开展中医药博物馆、五禽戏、江南膏方3次直播,在线收看人次近60万,大大扩大了受众面。博物馆还利用“互联网+”平台,将展览场景、图文资料、媒体资源通过微信展示终端进行互动,带领公众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文化精髓。

目前,博物馆已面向大众开放数字化博物馆网络平台。“太医署”多媒体,生动模拟了我国唐朝医学院校医疗教学场景,在身临其境当一次古代医学生的同时,还可以拍张大头贴作为纪念。“针灸铜人”模拟互动还原了古人针灸教学和考试。文物“魔墙”让观众360度近距离观赏3D文物。脉象仪将平时中医说的“滑脉、弦脉、洪脉”等词汇化抽象为具体;四诊仪通过电子仪器的“望闻问切”,准确反映测试者的体质状况,并给出符合个体体质的生活方式指导。越来越多热爱中医药的人来到博物馆欣赏文物,陶冶身心,感悟岐黄之魅力。

为发扬光大中医,让中医走向世界,历任博物馆馆长吴鸿洲、叶进、顾攸美积极申请《中医药三年行动计划——中医药文化海外行》项目,于2007年赴意大利参加了意大利热那亚科技节,向当地人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名医。后又前往美国,与圣马丁大学结对游学,与美国医师协会成员互动交流,探讨中西医文化。博物馆工作人员又先后到英国、法国、比利时等12个国家开展讲座及展览,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博物馆科学普及部主任罗月琴介绍,对外展出交流过程中,博物馆精心设计的各种互动项目如卷艾条、做香囊以及武术队、民乐团的各种精彩演出,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迎来了外国友人的阵阵掌声,让博物馆人倍感自豪。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在国外举办的“中医养生文化展”,以图文展示、实物展览、互动体验、文化讲座等形式,演绎古朴深奥的中医药文化。当地的主流媒体都针对展览给予了特别报道。博物馆保管研究部主任全瑾介绍,虽然展览只有短短几天,但前期的交流协商、策划制作、展品准备、招标签约等工作量却很大。为了展览能够成功,整个博物馆参展团队都任劳任怨,克服了重重困难。

李赣馆长表示,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今后将继续做好中医药科普工作,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及国际文化交流发挥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让我国的中医药文化足迹能够遍布世界各地。

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中医药网》中医文化栏目

文字:孙学达 秦月华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