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精品】苏长春绘秦医和秦医缓像立轴

时间:2023-11-15浏览:10设置

 

 清代。墨笔纸本。

 作者苏长春(1814 ~约1850),一作苏苌春,字仁山,别号岭南道人、杏檀居士,别署教圃,清顺德(今属广东省)人。岭南派画家。画风偏重写意,逸笔草草,却能表达出人物的精神特征。工山水、人物,兼写花卉,用笔构图自成一家,古朴高逸,有金石味。

 立轴长134cm,宽30cm。图中春秋时期秦国名医医和、医缓相对而坐,讨论医学。左上方款识为:“秦医和秦医缓像,后学苏长春绘”。右上方为近代岭南画派大师高剑父题跋,“和缓古良医也”等语。钤朱文印章“番禺高伦”。高剑父(1879~1951),原名仑,号爵廷,以字行。番禺(今属广东广州)人。其祖高瑞彩、父高保祥均擅医学。

 医和、医缓为春秋秦医学家。春秋时期,秦国有“秦多名医”之誉,医和、医缓是其代表。成语“病入膏肓”就是源于医缓为晋景公诊病的案例。据《左传·成公十年》记载: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所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晋景公称赞的良医就是“医缓”。医和则提出了著名的“六气病源”的病因学说,该学说是“六气以阴阳为纲,而淫生六疾统于阴阳”,被后世称为病因理论的创始者。医和、医缓常并称“和缓”。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