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败酱草(二)

时间:2024-07-05浏览:10设置

 上一次我们介绍过中药“败酱草”的两种基原植物——败酱草科植物败酱和白花败酱(攀倒甑[ zèng ] )。其实败酱属植物名字里都有“败酱”,败酱属中常见入药的“败酱”除了上面两种外,还有作“墓头回”入药的另外两种“败酱”。

 败酱科败酱属植物异叶败酱Patrinia heterophylla Bunge和糙叶败酱Patrinia scabra Bunge的新鲜或干燥根入药,药材名“墓头回”。味苦,微酸涩、性凉,归心、肝经。具有燥湿止带、收敛止血、清热解毒的功效。临床上还用于治疗宫颈癌、白血病、胃癌、恶性淋巴瘤等。

 异叶败酱(见上图)又叫墓头回、窄叶败酱等,生于海拔100-2600 米的草原带、森林草原带的石质丘陵坡地石缝或较干燥的阳坡草丛中。分布于我国安徽、重庆、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贵州、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江西、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山东等。异叶败酱植物形态和败酱相似,它的叶较薄,花冠黄色;但它具翅状果苞而区别于败酱(见下面对比图)。

 另外,岩败酱和异叶败酱的茎生叶都具羽状全裂的,容易混淆,但异叶败酱的花序最下面分枝处总苞叶常仅有1 -2对侧裂片,果苞网脉常具2条主脉;而岩败酱叶裂片常为较窄的条状披针形或条形,最下方分枝的总苞叶常具3-4对裂片;果苞网脉具3条主脉,容易区别。

 --------------------------------------------------------------------------------------------------------        

 糙叶败酱生于海拔300-1700 米草坡、林缘,分布于河北、河南、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山西。本种在《中国植物志》中作为岩败酱的亚种,植物志英文修订版修订作为独立种。它的叶较坚硬,革质,花冠较大,长6.5-9毫米;果苞较宽大,长7-9毫米,宽5-7毫米,网脉常具2条主脉。而岩败酱的叶柔软,薄,纸质,长3.5-5.1毫米,宽3.5-3.6毫米,网脉常具3条主脉。异叶败酱(墓头回)则叶为纸质,较薄,花和果苞也较糙叶败酱小,花长2.6-4.2毫米,果苞长5.5-6.2毫米,宽4.5-5.5毫米。

 败酱科的四种植物都是败酱属的,形态形似。但白花败酱花白色,其他三种花冠黄色;败酱的瘦果无增大的翅状膜质苞片,与其他三种皆不同;糙叶败酱叶坚硬、革质,花冠和果苞较大,花冠长6.5-9 毫米;而异叶败酱叶薄,纸质,先端尖,花冠和果苞都较小,花冠长3-4.5毫米。

 【注:败酱科在被子植物APG IV分类系统中被并入忍冬科,所以败酱属植物也可说是忍冬科植物,此文科名依据《中国植物志》及《Flora of China》。】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