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墨旱莲

时间:2025-08-15浏览:10设置


     墨旱莲是菊科一种非常常见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每年4-11月,在路边、草丛、田野、河边、山地都很容易看到它的身影。而且全国各省区都有它的分布,世界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也广泛分布。

 在农村,它常被作为是一种常见的农田“杂草”。大家可能没有认识到的是,它可是一味较常用的中药哦。

     墨旱莲的植物名叫鳢肠Eclipta prostrate (L.) L.,它还有很多的别名,如金陵草、莲子草、旱莲草、莲草、墨斗草、墨烟草、墨菜、猪牙草、白花草、白花蟛蜞菊、墨记菜、摘头乌、滴落乌、水风仙草、黑墨草、黑头草、古城墨、水旱蓬、冰冻草、节节乌、跳鱼草、假日头花仔等。从名称上看,多是和其花白色,形似小小莲花,较耐旱,还有“墨黑色”相关。

 (上图:刚折断的和1分钟后折断的茎断面颜色对比)

 墨旱莲耐旱,花序似小莲花,茎折断后,其断面颜色会很快加深,变为墨绿色、墨黑色,故名墨旱莲。

      墨旱莲的茎直立,斜升或平卧,高达60厘米,常从基部分枝,被贴生糙毛。叶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边缘有细锯齿或有时仅波状,两面被密硬糙毛。6-9月开花结果,头状花序小,中央花管状,边缘花舌状,花冠白色,像一朵小小的“莲花”。它的雌花的瘦果三棱形,两性花的则扁四棱形,顶端较平,表面有小瘤状突起。

 它的果序像极了成熟的“葵花籽(向日葵)果盘”。

     一般夏至花开时采集地上部分,晒干后切段入药。药典记载,墨旱莲味甘、酸,性寒。归肾、肝经。能滋补肝肾,凉血止血。常用于肝肾阴虚、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血热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等。比如我们补阴的重要方剂“二至丸”,就是由夏至采的墨旱莲和冬至采的女贞子两药等比列(重量)组合而成。

    也还有一些老中医,将墨旱莲晒干后泡茶饮用,以滋阴保健。除此之外,墨旱莲的茎叶汁还可以用于染色,民间也有用它来染发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