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雪,花如其名,每年六月,满树白花,远远望去,一片茫茫,如皑皑白雪,缀满枝头。在盛夏酷暑,给人带来缕缕清凉,平添了几分凉爽之意。
六月雪又名满天星、白马骨、喷雪花、白雪丹,为 茜草科植物小灌木白马骨 SerissafoetidaComm.的全草或根。主要含有挥发油类,甾体类、萜类以及糖类等化学成分;其性凉、味苦、微辛,归肺、脾、肝、胃经。具有疏风利湿、清热解毒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时行感冒,咳嗽咽痛,牙龈肿痛,目赤肿痛,湿热黄疸,暑湿泻痢,淋浊带下,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以及痈疽肿毒,瘰疬恶疮等症,亦还可用于治疗毒蛇咬伤。
六月雪原产于我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台湾等东、中、南部各省,多野生于山林间、溪边、岩旁。 而贵州一带的苗族民间医生习用六月雪治疗风湿痹痛以及一些疑难杂症) 。因其药理作用广泛,治疗效果显著,采集方便,而被黔南一带的苗族民间地区广泛应用。在山区农家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角膜炎、盛夏解暑等。六月雪与柴胡、前胡、青黛、丹皮、炒蒲黄、茜草根、平地木、野菊花等可用于治疗支气管扩张;六月雪与生黄芪、生大黄、茯苓、黄柏、山茱萸、丹参、鹿衔草、淮山药等配伍治疗肾脏疾病,抑制肾间质纤维化;与炮附子、半夏、党参、白术、紫苏、黄连、大黄、丹参、绿豆衣、砂仁、生姜等配伍,能温肾解毒,调理三焦,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
六月雪性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也较耐阴,忌烈日暴晒,对土壤要求不严,植株低矮,株高1m左右,分枝繁多。老枝灰褐色,有稍深的纵纹,嫩枝绿色,有微小绒毛。单叶对生或簇生于短枝,长5-15mm。卵形至卵状椭圆形,全缘,先端钝形,有深绿色光泽,两面叶脉、叶缘及叶柄均有白毛。花小,密生在小枝的顶端,花冠长6—8mm,漏斗状,有柔毛,白色或淡粉色,花萼绿色。核果小,近圆球形,花期5月下旬至7月中旬。常见的栽培品种有金边六月雪,斑叶六月雪、荫木和重瓣六月雪。 如果想盆栽,就用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通透性强的微酸性培养土,生长良好,耐旱力强,较耐寒,温度在 O℃以上即可越冬。《花镜》记载:“六月雪,六月开细白花。树最小而枝叶扶疏,大有逸致,可作盆玩。喜清阴,畏太阳,深山丛木之下多有之 ”。六月雪除树形纤巧,枝叶扶疏,适宜观赏外;还可制成微型盆景、水旱盆景,是室内绿化点缀的佳品,放置窗台、几案,显得高雅脱俗。
下面介绍几则六月雪入药的验方 :l、六月雪二两 ,过路黄一两,水煎服,可治肝炎;2、六月雪一至二两,水煎服,可治骨蒸劳热、小儿疳积;3、六月雪 三至五钱,水煎,每日一剂,分二次服,可治咽喉炎。4、用鲜六月雪根30g、马尾松叶9g、刀豆壳15g,煮汤,以汤同2个鸡蛋煮服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痛,有此类疾病的患者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