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二十四节气——立冬

时间:2025-11-02浏览:10设置

 节气特点

 11月7日,立冬,是全年的第19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1个节气,在每年的11月7—8日交节,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25°。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冬,十月节,立字解见前。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水始冰,水面初凝。”立冬意味着进入冬季,在我国古代民间习惯以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为“四立”。

 传统习俗

 祭祀

 立冬在古代是重要的节日,皇帝在这一天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

     北方吃饺子

 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了,很容易冻伤耳朵,所以要吃点长得像耳朵的饺子,补补耳朵,是冬日里最温暖的关怀了。

 南方会吃鸡鸭鱼肉

 比如萝卜炖羊肉、喝羊汤、姜母鸭、糖醋鱼等菜品都适合冬季进补。

 酿黄酒

 由于立冬气温低可以抑制微生物滋长,适合酿酒,所以,在浙江绍兴会选择立冬这一天酿黄酒。  

 饮食起居

 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生活习惯也应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立冬之时,作物要收藏起来,那么,这时与该节气相应,人体也开始储存能量。立冬应注意营养的摄入和收藏,正所谓冬藏。冬季有储蓄足够的“资产”(物质和能量等),才能够供应来年春夏的生长需求。因此,要注意健脾养胃,养脾胃之气,以防虚不受补。

 饮食上应注意增苦减咸,以补心气、固肾气。饮食应以温热为主,避免损伤脾胃的功能,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曰:“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 即强调了冬季要以热性的食物为主,但也不宜燥热。可以食适量的牛羊肉、鸡、鱼、胡萝卜、油菜、菠菜、绿豆芽、枣、核桃仁等。

 上述之“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就讲到冬天人要早睡以养阳气,保持人体阳气充足,身体温暖;晚起以养阴精,日出而作,谨防寒冷入侵人体。此时要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并注意背部保暖才有利于阳气潜藏。

 穴位保健

 立冬要注意补充阳气,扶阳驱邪,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艾灸特别适用于阳气不足,易感染邪气人群,可常灸神阙、中脘、气海、关元等穴位,以防寒邪侵袭人体、损伤阳气而生病。


 特别是有很多女性到冬天容易手脚冰凉,可按揉或艾灸足底涌泉穴、手掌劳宫穴、腰部肾俞穴等,均可驱邪防病保健。



 推荐佳肴

 黄芪红枣茶

 食材:黄芪20克,红枣5枚,陈皮6g。

 做法:一起放入锅中,水煎煮半小时即可饮用。

 功效:调理气血,改善人体精神状态。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的功效。红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的功效。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

 当归炖羊肉

 食材:当归20克,羊肉500克,生姜、甘蔗适量。

 做法:羊肉在沸水里焯去血水,先用油爆生姜片,然后放入羊肉、当归翻炒,再加大火煮沸,加料酒改用中火慢炖直至羊肉变软。

 功效:此养生药膳代表方出自著名医家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冬季来临,天气变冷,阳虚类人群容易受到寒邪侵袭而生病,该药膳方具有温阳散寒、养血补虚、止痛的作用,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适用于阳虚类人群,还能调理男子的寒疝腹痛和妇女气血亏虚。羊肉,性温热,具有益气养血、温中健脾、补肾助阳的功效。当归,性温,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的功效。生姜,性温热,具有温中散寒、和胃止呕的功效。甘蔗,性寒凉,制约羊肉与生姜的温热之性,防止上火。

图片来源网络

返回原图
/